五台山北台外有哪九寺?
 关注“忻州门户网”,忻州人文风景很全了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位于五台县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归忻州市管辖。因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又称“五台山”。五台山北台外九寺分别是:秘密寺、嵌岩寺、兰若寺、双泉寺、西明寺、公主寺、南禅寺、三圣寺、正觉寺等。


1、秘密寺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境内的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自古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著称,被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据统计,五台山现有较完整的宗教活动场所86处,秘密寺是其中最低调、最特殊的一个。

秘密寺,又名秘魔寺,位于忻州市繁峙县岩头乡岩头村维屏山,因唐朝秘魔和尚在此讲经说法而得名。整个景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由秘密寺、中庵、天井大峡谷、五台山龙洞、七佛湾五处知名景观组成,境内苍松滴翠,流水潺潺,不但堪称五台山之最,也为世所罕见。

图片


2、嵌岩寺

嵌岩寺,位于五台县耿镇镇河北村。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清康熙年间(1622-1722)重修,其后各代均有修缮。占地面积约1073平方米。 坐北朝南,原为一进院落布局,现已形成规模,有三处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伽蓝殿、地藏殿,照壁两侧有钟、鼓楼。钟楼为唯一的旧存建筑。寺内原存有清康熙、乾隆、嘉庆、光绪重修碑5通,现仅存清乾隆六年(1741)石碑1通。2003年11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3、兰若寺

兰若寺始建于唐,元代重建。明清历代重修。寺址位于大宋峪村南2.5公里的半山中。1985年被山西省繁峙县定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寺内现存正殿、僧舍共8间。正殿3间,歇山顶,斗拱四铺作,单下昂,耍头码蚱形,衬枋头象似云形,兰额、普柏枋出头,殿内无金柱,昂呈琴面,柱头枋二层,正面补间头拱二朵,山面一朵,为元代遗构。殿内正中塑毗卢佛,两侧有胁侍菩萨各一尊及韦陀和吕陀二护法。靠东西两壁塑十二圆觉,东西壁上绘十八罗汉,皆为明代遗物。殿内西南角塑一尊明代万历年间法华道人像,形态自然,栩栩如生。殿前有水井一眼,井深3.3米,水深1.66米,是五台山的名胜之一,名叫“卓锡泉”。 

图片

4、双泉寺

五台山双泉寺(又名矿山寺)座落在距离五台县城8公里处的刘家庄村山上的绿树丛中。该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是一座有740年历史的古寺。寺院现存殿舍21间、唐柏两颗、石碑七通,其中《喜雨碑》记载了《三官殿》内两眼神泉,正大殿供着龙母奶奶、五个龙太子龙婿,据说是五台山台怀镇五爷的一家。天旱祷雨,有求必施甘霖,香火旺盛。其余分别为元代建庙碑、乾隆年间重修时的碑,雍正年间、道光年间等的功德碑。在清代雍正时,山西邑侯程益崇时任山西最高地方官,适逢那年山西地面几乎整年没雨,百姓和地方官在苦于无奈下,打到五台双泉寺的龙王爷特灵的情况下,于雍正五年五月二十八带领群臣赤脚来到双泉寺祈求神灵保佑,当晚山西大地普降甘霖,次日程益崇命人立刻喜雨碑供于庙中。此后每年五台县刘家庄村礼羊拜神,贺雨赶会唱大戏,以求矿山寺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近几年由于远近闻名,不时有从远方赶来游客、居士烧香拜佛,以求吉祥平安。
  “双泉寺”的由来,传说是当年兴土建寺时,施工用水是最头痛的事务,得从山下3公里处滤泗河用毛驴驼运,后被半路青蛇挡道并领到寺内工地画两圆圈,住持灵机一动,在两圆圈处命人凿得两眼神泉,故取名“双泉寺”。水质甘甜解渴、清澈见底(庙中曾用二年的开水壶居然没一点水垢)。后因庙前庙后均有铜矿和铁矿,当年朝庭派人在此开采,既又改名为“矿山寺".至今而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矿山寺刚刚重建完工,在重建奠基仪式上又复名“双泉寺 ”。

图片

5、西明寺

西明寺为神护寺的别院,由空海(弘法大师)的弟子智泉大德建于832(天长9)年,为真言宗丰山派所属寺院。室町末期因兵火而荒废,直至庆长7(1602)年明忍时才再度兴旺。现在的本堂为元禄14(1701)年所兴建。寺内本尊为释迦如来立像,千手观音立像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 西明寺依山傍水,清龙川的潺潺溪流使得寺内夏季满山翠绿、春季樱花遍布、秋天红叶尽染,为寺院带来万种风情。尽管西明寺是著名红叶观赏地,但由于地处洛西山地,寺内幽静,即使是旺季也可从容观赏。

图片

6、公主寺

公主寺位于繁峙县城东南15公里的杏园乡公主村。据《清凉山志》载:公主寺属五台山北台外寺庙。北魏诚信公主曾在此出家,故名。后毁于兵火。唐代有一尼姑来到此地,在遗址地下掘得尺璧,献给武则天,武则天敕令于此处重建公主寺。今公主寺旁边还有一座小寺叫附马庙,民间传说是诚信公主的丈夫出家修行处。公主寺现存建筑物均属明代遗物,寺庙坐北朝南,一进三院,共有各种建筑物33间。走入山门,正面是过殿,左右各修一个小院。每个小院里坐南朝北各建有一座戏台。东院戏台对面为三间小殿,称奶奶庙。过殿三间,称毗卢殿,里面塑毗卢佛及十八罗汉。公主寺每二进院里,正殿三间为大雄宝殿,内塑华严三圣,东西壁上有明代壁画,线条流畅,着色庄重,艺术精湛,价值较高。

 

图片

7、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侧土岗上,四周群山环抱,寺宇坐北向南,东西宽51.3米,南北长60米,总面积3078平方米。

  南禅寺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因地处偏僻,距五台山佛教中心区较远,故避免了“会昌法难”而幸存下来。1961年,国务院公布南禅寺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禅寺坐北向南,由两座小院组成,占地4158平方米。东院有僧舍18间,西院有殿堂12间,西院布局整齐,主次分明。山门3间为观音殿,东殿3间为菩萨殿,西殿3间为龙王殿,均系明清建筑。

图片

8、三圣寺

始建年代无考,可考之建年为元代,明清两代屡有修葺。寺坐北朝南,地势较高,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有影壁、前院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地藏殿及后院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与禅堂。西侧为清建五谷神庙和奶奶庙。

大雄宝殿(即三圣殿)为寺内主体建筑,位于后院。殿身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翼角起翘圆和。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栱计心造,补间出45度斜栱及斜昂,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六椽栿通达前后檐外。殿内有塑像14尊,其中6尊为元代所塑,8尊为明代所塑。殿内四壁满绘壁画,为明清作品。

寺内还保存元代石狮和唐代石雕小狮子各1只。

图片

9、正觉寺

正觉寺位于繁峙县城,原名正觉禅院,始建于北宋以前。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由五台山真容院僧人惠识特住持重建,朝廷赐名“正觉禅院”。

正觉禅院原址在县旧城西关,今杏园村北。金朝兴定元年(1217年),蒙古人占领繁峙后任命本地人刘会为元帅,王兆为副帅,王兆于公元1244年(即南宋淳祐四年)督工对该寺进行了重建。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县城搬迁。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由时任繁峙知县的张明献亦将正觉寺由旧址搬迁于今址。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