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民俗】闲话饺子、扁食、和角子

1

初冬,河曲小城,最低气温一度达零下9°。这里的人们,立冬吃饺子,冬至吃饺子,过年也吃饺子,保留了中国北方的一些传统习俗。在一些老城关的老人嘴里,吃饺子,叫吃扁食。据说把饺子叫成扁食,是元代时的叫法,明代以后普遍叫饺子,可见本地的老人们的叫法是沿袭了元代时的叫法。而据说,饺子叫成角子或水角儿,则更是宋代以前的叫法,河曲的一些居住在高山区和半山区的人们,用山药蒸熟和成泥,揉擀成面皮,包上韭菜、豆腐、萝卜丝等馅儿,包成饺子状的半月形,在蒸锅里蒸熟,饺子皮晶莹透明,饺子里面的馅儿亦清晰可见,叫做玻璃角子,不仅好看,而且很好吃,是山里人招待远方客人的一道主食之一,其规格,就象给客人端上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现炸油糕一样隆重,因而,有一位研究河曲方言的学者,称河曲方言为“中国古代北方语言的活化石”是有一定道理的。

传说,吃饺子和我们中医的一位祖师有关,他叫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曾做过长沙太守。因其于初一、十五在官府衙门为老百姓坐在大堂看病,后世就把坐在药铺里看病的医生(郎中)尊称为坐堂先生,来纪念张仲景的恩德。中医界,也因张仲景写的传世名著《伤寒杂病论》,该书理法方药完备,辨证用对,疗效如神,因而张仲景被中医界奉为“医圣”,他在《伤寒杂病论》(后世把这本书分成两本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方子叫做经方,颇受历代医家推崇。据说,张仲景(一些儒医称张仲景为张长沙)当年辞官后回到南阳,时值隆冬,他见许多衣不遮体的穷苦老百姓把耳朵都冻烂了, 心生不忍,就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从冬至到过年为烂耳的老百姓施舍一种“祛寒娇耳汤”。这“娇耳汤”由羊肉、辣椒及一些祛寒中药熬制,然后,把其捞出,剁碎,用和好的面包成耳朵状的“娇耳”,煮熟后,让冻烂耳朵的穷苦人分食,再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祛寒汤”,很快,人们手脚、耳朵发热,耳朵上的冻疮也就慢慢好了。后来,人们模仿仲景的“娇耳”,做成食物过年时吃,就叫“饺子”。南阳人至今流传着“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这个传说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的当归四逆汤,确有治疗手脚冻疮的良效。一些年轻女性一年四季手脚冰凉,到了冬天,更易冻伤手脚,辩证用这个方子内服或外用温泡手脚,都有效果。而《金匮要略》里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则有据可凭,流传2000多年,对妇女产后阳虚腹冷、血虚乳少、恶露不止,寒疝胁痛,贫血怕冷,虚寒型老慢支,慢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等病症,既可当汤药口服,又能做药膳调理,效果也都不错。

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当年我作为新女婿到妻子娘家上门吃饺子那档子往事了。记得28年前初冬,岳父一家请我这个女婿上门吃水饺。一家人都笑眯眯地围坐炕桌旁看着我一个人吃饺子。我随意夹了一个饺子,咬开,吃出一枚钢镚儿,坐在旁边的小舅子说,恭喜发财。我又夹了一个饺子,一口下去,满口老黑酱的味道,我吃不下,又不好意思当着众人唾出来,面现尴尬窘状。还是岳母心软,替我解围说:这个饺子里面包得是甜酱,是考验新女婿糖不糖(糖不糖,河曲方言,意即傻不傻),你觉得不能吃,唾出来就对啦,没人笑话。我红着脸照办。我事后才知道,这是本地遗留的一道古老的习俗,新女婿上门,用饺子招待,里面包着钱币或辣椒、甜酱之类的东西,吃出钱币,被认为“有钱途”,而吃出甜酱,还狼吞虎咽地吃了,就会被认为是糖女婿,失去当女婿的资格,而当众大方地唾出来,被认为是精女婿(精女婿,河曲方言,意即聪明女婿)。因我父母都是军人出身,对本地的习俗、礼法不甚了解,也不太讲究,故而没告诉我,而我也是书呆子气十足,刚出校门,走上社会,乡俗礼法一窍不通,所以,才出现刚才那幕令人尴尬的一幕。

这道饺子,包含着我们这个民族多少动人的传说和丰富的内涵!无论是宋时的角子,元时的扁食,还是明清至今的饺子,叫法有所不同,饺子里的馅儿可能因各地饮食习惯不同而有差异,但吃出来的都是同根同宗的中华文化,是万古不灭的浓浓的亲情 。

中华饺子,永世流传······


来源:河曲视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