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美食 河曲摊黄儿

1

河曲视窗网特稿:(黄河路小学:刘凤珍) 河曲这个地方,山美、水美、人美。不仅西口文化颇富盛名,而且乡村美食也独具特色。驴肉碗托香飘晋陕蒙,酸浆豆腐让人百吃不厌,腌猪肉烩酸白菜让人满口余香,炒杏仁儿更是外乡人来此必买的土特产。今年我要说的是只有在清明节前后倍受人们青睐的乡村美食——摊黄儿。

河曲地处黄河弯道,境内大部分属于多丘陵,而且土地贫瘠,干旱严重,老百姓只能选种些抗旱性较好的糜子。这种作物品种变异性小,抗旱抗病虫能力强。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糜米成为当地人们饭桌上的一道美食,用糜米磨面做成的摊黄儿也成为河曲人在清明时节固有的食品。记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往往都是妈妈在前面做,我们姊妹(兄弟)站成一排在边上等候,每做好一个就被孩子们抢走了,往往前十几二十个甚至都来不及放入容器就被我们瓜分掉了。妈妈总是边忙活边笑呵呵地提醒我们“别烫着、别烫着……”

河曲的黄糜米摊黄儿,不仅能触动着舌尖上的味蕾,百吃不厌,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糜米摊黄儿味甜,有清热解湿,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的作用。糜米中的BI、B12维生素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还有防止泛胃酸、呕吐的功效。吃它可以使产妇的虚弱体质快速恢复。还有减轻面部色斑、黑色色素的沉着和抗皱纹等。

刚出锅的摊黄儿,外表金黄,入口酥软甜香,一不留神三五个就下肚了,如果再配上一大碗烩菜,那一定是一餐最正宗的陕北美食了。河曲的摊黄儿极具地方特色,是农村妇女的手中是一门独特技艺。做好摊黄儿过程比较细致谨慎,要严格把好三道关口,摊出的黄儿才金黄不碎烂、咬有劲道、松软爽口,甜美芳香。

第一道关是选料和浸泡关。选当年打下糜子,在离清明节前一周去皮,加入仅少量黄米,在清明节前三天用水浸泡,水面高于米2㎝。大约浸泡8一10小时,就可以进行磨面糊了。(或者直接把糜米和黄米加工磨成米面,但用加工好的米面加温水搅拌成面糊做的黄儿没有那种劲道啊!)

第二道工序是磨面糊和发酵关。用石磨将米磨成糊状,磨下的面糊不能太清或太稠,面糊均匀最好。磨好的面糊放入大铁锅中,微火搅拌几分钟后再置于瓷盆中,加盖密封放入热炕头处,大约一个晚上,等待面糊发酵能闻到酸味时,发酵就算成功了。放入适量小苏打和白沙糖搅拌均匀,看见面糊上有均匀的气泡泡出现,闻闻没有酸味即可上火摊制。

第三关是摊黄儿关,这道关最难。摊黄儿的专用工具是黄煎鏊子。在炉火上摊制最好吃。首先炉火旺火稍过,先把黄煎鏊子的上盖加热2一3分钟,再把底盘加热,用黄芥油麻团均匀抹一遍底盘的凸面,用勺舀一点面糊从鏊子中央倒下,滴在底盘凸面上试一试。当发出“嗤嗤嗤”的声音时,说明底盘温度正好。此时,用勺子舀取面糊均匀地倒入鏊子下凸面上,米糊顺延流满鏊子的各个角落,迅速将盖子盖严。大约3分钟左右,听到鏊子里发出“嗤嗤嗤”的声音后,揭开盖子用小铁匙转黄儿边缘铲一圈,黄儿从鏊上脱落,然后将一半折到另一半上,用铁匙将黄儿取出,甜美的黄儿就算做成了。刚出鏊的黄儿散发出新米诱人的芳香,让人垂涎三尺。难怪老人们说:“家里三斗米,不能磨烂吃”。在摊第二个黄儿时要严格控制火量,注意顶盘和底盘的加热温度不要火力过猛或火力不够,否则易糊焦或半生不熟。

随着电磨代替石磨,加工米面后直接搅拌面糊摊黄儿,程序更简便了,但没有石磨磨糊做出的黄儿咬起来有劲道。用电饼铛摊黄儿也没有火炉上的摊黄儿松软适中。如果用米面分别混和白面以及荞面、玉米面、高梁面、豆面再加调料,也可以做成不同种类、各具风味类似于摊黄儿的煎饼。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摊黄儿也日益成为街头人们健康养生的首选食品,放上每一位河曲人的饭桌,成为餐桌上的一道家常饭。

2

来源:忻州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