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遗山公园
柴俊玲
遗山公园始建于2019年9月10日,落成开园于2020年8月7日,免费向市民全天开放,是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场所。与城市中的其它公园相比,它还是个孩子,却已是最出色的一个。就像所有的家庭一样,城市的父母官给与这个小女儿最好的关爱。在总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不仅基础设施齐全,还注入了高科技设计理念,一开园就受到市民的喜爱和追捧,成为网红打卡之地,公园由城市延伸区、山地密林区、中部功能区、核心观湖区、入口景观区五大区域组成。配置有儿童、老年、健身、康体娱乐、羽毛球、乒乓球、棋牌等七个乐园,一个大型公园广场,具有高品质水景喷泉系统的核心景观湖,并设有园内散步、林间徒步、穿越跑道、环形跑道四种形式步道,可满足不同人的健身需求。
公园在注重园林、景观建设的同时,突出主题文化内涵的展现,湖水喷泉、观赏果园、主题植物园、阶梯花台等特色园林具有观赏性,共栽植各类乔灌木85个品种1万余株,绿化面积14.1万平方米,绿化率超过70%,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园内还配套建有遗山文化馆、张拉膜广场、健舞剧场、休闲茶吧、咖啡馆等群众休闲活动场所,诗意和生活不再是梦想。“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在城区闹市之中依然能够领略山水的恬适,林泉之幽胜,真是一种难得的宝贵。
遗山公园所处位置交通便捷,位于通岗路以东、团结街以南、慕山路以西、学府街以北。为了方便市民出入,分别建设了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主出入口位于团结西街南侧,与民心家园隔街相望。入口处是慕山公园最大的开放广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可供文艺队伍排练或跳舞,刚才路过时就有旗袍队在排练,在平整宽阔的地面上走着婀娜多姿的步伐。一块巨大的云纹石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忍不住驻足留影。正面雕刻着著名书法家陈巨锁先生题写的“遗山公园”,遒劲古拙,苍劲有力。背面镌刻着忻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六金先生作的《遗山公园记》,记载了公园的修建意义。
遗山先生出生于忻府区韩岩村,名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乃忻州贤达,博通经史、淹贯百家,金元之际一代文宗。视利欲为鸿毛,重名节如泰山。辞官家什一担轻挑,父老百姓长街送行。老归故里,潜心修史。《中州集》成,中原文人始有传略,《壬辰杂编》,史官秉笔争相采用。”
据载,公园三易其名。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园林城市,初名“城市公园”。市民反映此名太过通俗,又以街道易名“慕山公园”。遂因公园四面临街,指代不清,不满者甚多,后公开征集,经市民与文化名人共推,选出具有传承人文精神的“遗山公园”。忻州首次以文人标记城市设施,既厚植了忻州文化底蕴,也彰显了决策者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魄力。
公园西北角的张拉膜广场是忻州市首次采用新的膜结构建筑形式,造型美观简洁,又具备挡雨、遮阳作用。膜材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被公认为继砖、石、混凝土、钢和木材之后的“第六种建筑材料”。张拉膜结构造型自由、轻巧、柔美,充满力量感,北京的水立方、鸟巢、国家大剧院都采用张拉膜结构建筑。该广场一半是乒乓球、羽毛球场地,一半是休息区。在明亮的张拉膜遮挡下,少年们忘情地打乒乓球、羽毛球,老年人在长椅围成的方桌上神色凝重地盯着棋盘。花坛的边沿设计为木质休闲椅,干净舒适,充分利用了每一寸空间,可谓用心良苦。
顺着公园主入口一直向前走,可直达核心景观湖广场。这是整个园区的亮点,也是夜晚吸引游人增多的原因:观看晚八点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夜色朦胧,华灯初上,当音乐响起,水柱和灯光齐齐射向星空,喷泉伴随着时而舒缓、时而动感的音乐起伏跳跃,五彩缤纷的灯光在水柱上变换着不同颜色。当“魅力忻州欢迎您”和“遗山公园”的字样在水幕上出现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这美好画面,并穿过屏幕分享给更多的人。这一刻,所有人都是快乐的,痴迷的。喷泉汇集音乐、水幕、投影、全彩激光、3D影像、焰火等现代先进声光电技术,以水为笔、以光为墨、以音为符,勾画出一幅幅艺术画面,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水上世界。
推荐阅读
下一篇:忻州人家水瓮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