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府古村——部落村
忻府古村——部落村


文/董治文 图/梁兴国
1
部落村位于忻州城北 15 公里,背靠金山,南临云中河,地处半平原半丘陵地带,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全村有平地、坡地、碱地、盐池,总面积21714 亩,其中,耕地面积 11333 亩,林业面积2400 亩,盐池 100 多个近 6000 亩。全村2539户,户籍人口 6318 口人,常驻人口 8539 人,杨、王、崔姓居多。民族主要为汉族,宅基地面积为 1731 亩。


2

历史悠久


相传金朝末年,蒙古人入侵,在此搭帐篷居住,因扎占时间较长,逐渐形成村落--部落。元代属冀宁路叫部落里,据村中元代建筑龙王庙文物记载:里都纠首十二人。按当时五户一邻,五邻一里算,当时部落里就是三百户左右的大村。
据乾隆《直隶忻州志》载:洪武初州设四乡,属北金山乡部落都,领部落村、二十里铺、部落庄。据光绪《忻州直隶志》乡都之集镇:“北乡部落镇距城三十五里”,为忻州八镇之一。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6年(1917)始行“村制”,设编村,满三百户之村为一编村。民国8年(1919)全县划为六区,六区驻泡池,部落属六区。民国24年(1935)六区合并为五区,部落属一区。
新中国成立初仍实行区村制,部落属一区。1953 年实行乡村制为部落乡,1956年高级社,秦城乡。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属卫星公社部落管理区。1961城人民公社部落生产大队,设1个生产小队。1968 年为部落大队革命委员会,1984年为部落村民委员会。


3


特色经济
村民常以“东有聚宝盆,西有摇钱树,中间米粮川”为自豪。生产以农业为主,历史上(村东)以熬盐捞硝产盐拐驰名,曾销往除本地区外的北京、内蒙、湖南等地。西坡梯田喜人,梨果大枣核桃等硕果累累,村南占地35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金山香瓜”驰名省内外,2017年首次出口加拿大,成为民致富新名片。
村镇建设


1961年,村里实现了照明、磨面、碾米、铡草、浇地等电气化,走在忻县农村用电前头。1963年播入,1976年村东门前打深井一眼,送水入村,逐步入户,到1995 年覆盖全村,解决了村民吃水苦咸、手提肩担问题。2010年全村有固定电话1130部、电脑310台、移动电话3700余部。村里大小街道村外干道如联合路、团结路、大南渠路、部(部落)秦(秦城)路、部(部落淤(淤泥)路基本硬化。开通了城乡公交,不少村民有了私家车。

历史名人
据乾隆《直隶忻州志》人物载:王治心,明万历乙卯举人。任(山东)武城尹大明府同判、安庆同知、署盧州府、掌道篆。王信,明朝以子治心贵,赠文林郎、武城县知县。杨誉,明朝万历辛卯科,平谷知县,濮州知州。杨达人,清朝廪贡。署汾阳训导。胡黄堂,挠羊汉,人称“小狐子”,独占忻、定、崞的挠羊汉六、七年之久。至今,摔跤挠羊仍是部落体育锻炼传统项目,涌现出崔秀平、周永命、“二毛儿”(崔润怀)、“二麻袋”等一批享誉忻州的跤手。
先进人物


1952年,崔二卯、赵全凤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一等丰产模范互助组代表”的荣誉称号。崔二卯、翟耀1954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农业生产合作社代表”的荣誉称号。杨昌喜,时任部落水利负责人,1957 年秋,被授予“省级劳动模范”。杨明婵在扫盲工作中获文教事业“晋北一杆旗”荣誉称号,1960年5月,光荣出席全省文教战线群英大会。武双银,1995年规模养鸡成绩突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崔润怀,2009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李斌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6 年获“中国第一届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李敏杰,获第二届“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杨栋梁,科技型农民2012年发明香瓜吊蔓技术,2014年引进香瓜嫁接技术。杨建平、忻府区唢呐吹奏非遗传承人。

5


文物古迹


七十二座武五道(爷)庙,木结构过道戏台,文庙、文昌庙、真武庙、玄天庙、三圣庙、盐仙庙、河神庙……布点在各个街道,惜大部圮毁。现存天池龙王庙于元延佑四年(1317)所建,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关帝庙建于清雍正年间。

灯山楼(也称登三楼),砖砌楼阁,工艺精美。上有对联:灯月辉煌堪卜丰年之瑞、山河灵秀争看盛世之祥,匾额为“瑞凝东皋”,建于晚清年间,是县(区)级保护单位。圣母庙,俗称娘娘殿,位于村西北3公里处的金山脚下,建于明朝永乐年初。七贤庙,列于圣母庙西,20 世纪 50 年代遭毁。2004 年圣母庙、七贤庙在原址复建。

7


民居古建
杨达人宅院,为清代遗构。杨达人,杨氏族谱三十二世,字集成,号云溪廪贡,署汾阳县训导。王林和宅院,今存二楼一栋,为清代遗构,楼对街门曾有旗座、旗杆。王林和高祖王尧章曾任云和县七品正堂。胡增禄宅院,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房面宽5间,进深2椽,三踩斗拱,悬山顶;西房面宽3间,进深5椽,隔扇门窗。董四清院,1946年8月1日,晋绥六分区在此院召开会议,宣布东、西忻县合并,忻县县委、县政府在此院办公至10 月底。
金山
金山,忻州八景之一。位于村西北2公里,海拔 1279.8 米。耸立于忻定平原之上,拔地而起突兀高峻,遥望其貌形如金字,也因古有日出“斗金”之传说,故名金山。据乾隆《直隶忻州志》山川:“程侯山,在州北四十里,一名金山。山半西南有采金穴、石绿洞。金山绿洞一作六洞。”《山堂肆考》:“程侯山在山西忻州,程婴匿赵孤于此。”
美丽传说


尉迟恭,隋末唐初名将,屯兵忻(州)崞(阳)一带,大本营设在金山上,受仙风道骨老者指点,找到金洞,得到金子,解了粮草给养困扰。奈儿子平时总是指东说西,以致不解父留“反嘱”,尉迟恭去世前,叮嘱儿子,他死后石棺安葬,心想儿子肯定反对。谁料儿子觉得一辈子不听父亲的话,最后就听一次吧,结果石棺安葬。石棺殓公,人不转世,金洞闭也。所以,至今流传一句话:要想金山开,除非尉迟转回来。

7


商贸发达
部落,自古是商贸重镇。昔日店铺林立,有“兴隆当”“德胜当”、铁匠铺、银匠铺、皮匠铺、木材店、杂货铺、干馍斜尖店、饼子铺、小百货、车铺、肉铺、铜锅豆腐脑、车马住宿店等等。西路客商如宁武、静乐的马驮块煤、焦炭,北路、西路的毛皮、山货销售,而返购日杂、铁器、布匹、茶叶、盐、盐拐及其它生活、生产用品。到如今更加繁荣,成衣铺、粮食店、理发店、电器店、药店、修车铺、摩托店、饭馆、菜店、副食店凡几十家。还逢四赶集,商品种类全,土特产交易热络。
特色美味


部落大烩菜、蒸肉、老咸菜、腌酸菜、淋醋、米酒、手工豆芽让人称道不已。尤以朱吉和夫妇的手工部落麻糖历史悠久,纯天然食材,传统工艺熬制,享誉忻州乃至山西,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忻州记忆

推荐阅读

慈禧在忻州及其前情后事
忻州光明西街的前世今生
忻州跤坛领军人物之抱腿神人 张毛清
乌拉圭驻华大使点赞忻州
忻州名人-薄一波
中国城市美女排行榜第七,貂蝉的故乡—山西忻州
十三位忻州历史名人收集全了,读懂了他们,就读懂了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