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府古村——古今赤水


 关注“忻州门户网”,忻州人文风景很全了


赤水村位于忻府区城西北47公里处,是陀罗山脚下一个小村庄。东北至郭家沟,东南至黄龙王沟,西至阳坡,北至高庄。在人民公社时期,全村人大约有500口,四个生产小队,占地面积约为13803亩、耕地面积2850亩,村庄依山而建,村子因居住习惯,分为前街、后街。

图片

据传,早年间村北口有一块长3米、宽2米的大石头,形似锁样,村名即称石锁,后因石锁的谐音,演变为赤水。清光绪六年《忻州志》载有“赤水前”“赤水后”之名称,当时可能是两个小村,后合为一村。还有一个叫法是“石水”(明嘉靖十二年在百尺崖以石刻为证),因此得名。到现在的土话中还有叫“石锁”和“石水”的。

村北300米的山崖上,有一处明代堡址。南北长60米,东西宽30米,墙基宽6米,高2米。

村中关帝庙,清代遗构,坐北向南。现存关帝庙正殿及耳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为1965年原址重建。

图片

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关于陀罗山的传说,文殊庙最初选址在本村的石不陀窑,砖瓦都已运到,一夜间羊和鸡把砖和瓦都托到了陀罗山顶,这仅是一种传说。每年四月初四的庙会都是由八大村和十小村(合并)轮流主办,黄龙王,赤水,陀罗,阳坡,寨底。南陀罗,邢家山,固村等等。

村内以武姓居多,听老人们讲武姓是从兰村搬迁而来。少许外姓,也都是从外地迁入。从古至今一直团结互助,从未有大户欺凌小户一说,是远近闻名的团结村。

赤水村人自己把路修到黄龙王沟,修成后只走了一次就被大水冲垮,至今还有路基,中间有两处不能通车。八十年代开矿时曾自主修复通车,后来停止开矿,也就逐步废弃。

赤水村山清水澈,植被茂密,矿物种类居多,有蛭石、云母、长石。赤水村有中草药百余种(参照《山西中草药》—书核对),粮食种类齐全,五谷杂粮(大豆、水稻除外)几乎都种,尤为谷子在忻州山区质量、产量首屈一指。在80年代外贸出口谷穗70余吨,经济收入达12万元,居忻州第一。全村上交国库农业税公粮相当于后河堡全乡。

图片

赤水村虽地处偏僻,但历来重视教育,素有文人村之称。解放前阳坡学校就在赤水村,就读的有阳坡、上寺、寺坪、后河堡四个乡的学生,武天宝任学董。

前有南同蒲铁路总工程师的武林月,再有山西农大畜牧兽医系的创始人武建国教授。

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赤水村是日本兵从奇村到蒲阁寨的必经之路,赤水人挺身而出,投入抗战。当时全村只有200多人,参加义勇军的就有十二人。武秉和、武双成参军第二天就牺牲,有参军抗战的武全生(曾任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剿匪战场牺牲的武仁汪,曾被日本人杀害的八区长武有科,以做买卖为掩护,在三交打探日情的武万科,遭拧揭天灵盖。虎口脱险的武中元(后任忻县办公室主任),解放后,重庆剿匪牺牲的武仁旺(团参谋),还有一名交通员,曾无数次往返下柏色去送情报。曾有两名八路军战士在村里与日寇的遭遇战中壮烈牺牲,(听老辈人说当时随身有两把手枪,和牛皮公文包)老百姓把两位无名英雄埋葬在赤水村的堡子下面,至今无人认领。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八路军时常在本村居住,日寇恨之入骨,为了报复,于1941年冬,把整村的房屋几乎烧尽(374间),村人在一无所有的困境中,重建家园。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赤水村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值得被后人铭记。

图片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破旧立新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前后街两座水库,解决了部分地块的干旱,前后街两座石桥解决了老百姓出行困难,看上去很平淡,在村里人眼里可比南京大桥。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生活更是锦上添花,随之而来的是党的优惠政策,村里除老弱病残外几乎都移步进城谋求发展。现赶上党的扶贫攻坚政策集中搬迁,分散移民,因此人口由80年代500多人急剧下降到今日的211人。正应验了常说的那句古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赤水村人永远不会忘记共产党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