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凉粉 味蕾记忆

关注“忻州门户网”,忻州人文风景很全了

  凉粉是常见的特色小吃,酸辣绵软,生津止渴,吃法一般为凉拌和煎炒。忻州凉粉品种多样,但都在本地畅销,于国内却近乎无名,原因在于它不易保存,通常只有到当地才能吃到正宗。

图片

  高粱、莜面、荞面、豆面是忻州主要的杂粮,成品有碗饦、凉粉、饸捞、抿面等。荞面碗饦,晶莹光亮,粉白微青,光滑细嫩,清香利口。碗饦宜凉调,亦可热烩,或浇以素汤,或拌以肉酱,不仅为待客之道,还有疏通肠胃,清燥利便之功用。忻州凉粉有土豆红薯粉、豆面粉、糜谷粉、粉皮等,分别用豆面、糜子面、淀粉等做成,亦为地方风味食品。

  糜谷粉的主要原料是硬糜谷,先在木桶里泡一两天,然后用石磨把糜谷磨成糊,掺入水,搅拌均匀,用细箩过滤渣子,再把粉水倒进锅里,开火慢煮,边煮边用勺子搅和,一直熬到能在锅里立住勺子时,说明粉糊已熟,便可出锅。

  荞麦糁粉,把荞麦仁用水泡一昼夜,用手掌硬生生地搓啊搓,把几乎搓成粉的荞麦泥和成面。在和好的面中加入六倍的水,开始揉搓,洗出面筋。把洗出面筋的荞麦面浆或是放在碗里蒸,边搅边蒸,或是在锅里熬形成锅巴,再把面糊舀出来蒸。过去人们喜欢把熬好的面糊放在高粱秆缀成的箅子上,冷却后会形成一种瓦楞条,然后切成豆腐块,将花椒炸出香味,葱花炸成金黄,再搭配小香葱,调醋加盐,一碗酸咸香的荞麦糁粉就做成了。

  挠子粉即平时吃的旋子凉粉,用一个镂空圆形的小篦子,沿着凉粉边缘轻轻划过,一条条软软的凉风粉顺势划出。碗里配以酱油醋、辣椒油、香菜、黄瓜丝等,百姓必备,清凉不腻。

  过去很多人家的水瓢、面瓢都是葫芦做的,葫芦还是做粉面的工具。把葫芦底部捅了个眼儿,先用塞子把这个眼儿塞住,然后把和好的粉倒在葫芦里,锅里水开之后把葫芦端到锅上,拔下塞葫芦的塞子,就会顺着这个眼儿流到锅里,自动能流成一根面。

  曾经吃过的美食,后来再吃,不是原来那个味道了;曾经喜欢做的事情,后来再做,没有原来的感觉了。与美食、事情相连的印记改变了,而这些印记往往与情感相连,味蕾上的印记,总与故乡、亲情联结。

  小时候,一把蒲扇消暑热。那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吃一碗井水浸泡的凉粉。一勺凉粉放进嘴里,还没品出味来,“哧溜”一下,凉粉已滑进肚里,一股清凉在食道里穿行,向五脏六腑渗透,盘踞在体内的燥热顺着毛孔散发出来,真叫一个“爽”!

  曾经家家户户凉粉都是自制。半瓢淀粉加清水化开,锅里烧几瓢水,等锅底冒出细密的水泡,倒入调好的淀粉,文火慢煮,要不停地用锅铲搅动。做凉粉出锅的时机是最关键的,用锅铲一挑,一条线流下,说明太嫩,不能成型;一坨一坨往下掉,说明太老,做出的凉粉粗硬难咽;只有刚好能挂住锅铲,成片下坠,这时候盛出来的凉粉才不老不嫩刚刚好。

  做好的凉粉羹先盛入一个盆,冷却定型后加适量的凉开水,然后就等在外面劳作的人回来一起吃。那时候,最期待的事也是吃一碗井水浸泡的凉粉。大人端出盛在搪瓷盆里的凉粉,小孩乐颠颠地将碗一字儿摆开,妇女从盆中捞起一块凉粉,左手托着,右手横切几刀竖切几刀,再拦腰一削,白嫩嫩的凉粉变成小块,顺着指缝纷纷落入碗里。虽然没有太多调料,但一块块凉粉晶莹剔透,入口即化,那种清凉酸甜,虽简单平实,却解乏止渴。一碗粉,映照着忻州人的纯朴和豪爽,清凉着伏天里难挨的暑气和燥热。

  儿时这个画面,这种感觉就印在了我的味蕾上,便有了记忆。现在的消暑方式比过去丰富多了,街上卖的凉粉五花八门,别具风味,但我的味蕾还是“想念”自制的凉粉,简单而纯粹,有着温暖亲情,以及故乡的印迹

来源:忻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