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县野猪口长城
神池县位于山西省晋西北黄土高原,东接宁武关,西连偏头关,是古代三关要塞的重要连接地段。神池县境内有明长城二十一公里,关四座,堡十座,敌台七座,烽火台七十座,马面九十八座。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野猪口长城,它依山就势,起伏曲折,十分壮观,关口两端筑有城头墩台,尤为险峻,雄伟蜿蜒,气势磅礴。

1

猪口长城位于神池县烈堡乡南寨村东北方约一公里处,是通往军事重镇老营堡的咽喉要道,长城边墙原为土筑石砌封顶式,今只存黄土夯筑部分,最高处约8米,口内正对隘口的高坡地上筑有一城堡,称为野猪堡,存高6米左右,为黄土夯筑,保存较好。野猪口长城东连平虏卫,西接偏头关,地势险峻,扼守其中,沟底原为长城土石墙相连,后通过挖掘修成了大路,沟西朝坡上修筑有纯石块阶梯,每阶高一米有余,共有十多级,纵揽山西全境长城,唯此处独一无二 ,神奇异常,山顶险要处有鹰嘴耸立,下方蛤蟆口突出山崖,如同一头巨兽大嘴,气吞山河,惊心动魄 ,传说蛤蟆口可埋伏隐藏兵士五十余名。在险要处隐蔽设伏给予南下侵犯劫掠的草原游牧部族鞑靼瓦剌骑兵以致命打击。凡到过野猪口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据明嘉靖二十一年山西提学廖希颜所著《三关志.地理总考》记载:嘉靖十九年巡抚山西都御使陈讲议曰:“ 三关地利以宁武为中路,莫要于神池,宜将中路参将设于神池,增其军至三千人,与利民堡守备一千五百人,宁武守备二千二百人,共为中路一大营,则阳方口至野猪沟一百二十余里可划地守矣,上悉许之 ”。因这里沙石多土壤少,于是将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二十多千米远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虽经几百年风吹雨打,依旧傲然挺立。

由此可见,古时明长城沿线,宁武关中路兵力部署情况,这里是胡汉杂交,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的交错之处,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古战场的激烈残酷的战争之场所。野猪口在历史上是晋北著名长城外三关的重要之地,曾涌现出大批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文臣武将。明宣德四年,蒙古兀良哈部由段家村入侵,镇守山西总兵左都督李谦设伏于黄草梁,大败敌军,生擒首领隐力克;嘉靖后期隆庆初年,山西永济人王崇古,担任宣大总督,身历七镇,功勋卓著,宁武万佛洞有他亲笔提诗手迹;明英宗正统年间,大同总兵一代名将先后有郭登与杨洪力挫蒙古瓦剌部,导致土木堡之变后长城九边的大同镇没有丢失;明末崇祯年间代县孙传庭,进士出生,领秦兵大败起义军活捉第一代闯王高迎祥,明史载 “ 传庭死,明亡矣 ”,还有被称为 “ 忠勇冠时,明季良将第一 ” 的大同曹文诏,他的侄子总兵曹变蛟也是骁勇善战跟随洪承畴在辽东作战,因松山大战失败,夜袭皇太极大营,差点改变历史;公元一六四四崇祯末年,镇守宁武关的山西总兵周遇吉,誓与城共存亡,率领六千守城军民奋战七昼夜,杀死攻打宁武关李自成部下将士两万余名,直打的闯王怀疑人生,心生退意,后周总兵寡不敌众,中箭坠马,落地仍杀几十人,力竭而死。野猪口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统治者的骚扰。明朝自始至终对北方防务的建设非常重视。长城、关隘、墩堡的修筑工程,在明朝的二百七十多年中几乎没有中断过,逐步形成了 “ 九边 ” 分区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明长城对于明朝政权的巩固,北方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安定,国家的安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对明朝防御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

站在野猪口长城的山坡上,极目远眺,气势恢宏,绵延曲折的长城边墙与烽火台,关口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有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势。筑关时依山而砌有石质长城和深沟各一道。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左右连属,实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险。古时这里应是遇有敌情通报,烽烟升起,彪悍边军集合之场景。我们能感受到 “ 龙沙北望接三关,连营烽火动燕山 ” 的宁武关,也仿佛能触摸到 “ 控弦自昔称雄镇,设险而今号极边 ” 的偏头关,更宛若能观看到一批批雄才卓著的三关戍边将帅,演绎一幕幕 “ 平时戍守屯田,战时跃马挥戈 " 之悲壮动人历史故事。

神池野猪口长城段遗址1986年8月18日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野猪口长城成为了摄影爱好者、旅游者的游览胜地。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长城代表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精神意志与力量,愿我们将长城遗产世世代代保护下去。

来源: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