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古城
偏关古城


王  欣
一、 历史沿革


偏头关(今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处于黄河南流入晋的交汇处。北依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相望,南于本省河曲、五寨两县相连,东于神池、朔州两县(市)毗邻。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是明代长城外三关之首。明代长城设九边重镇防守,其中太原镇又称山西镇驻防偏头关,管辖的长城西起保德,东达黄榆岭(今山西和顺县),全长800公里。其中在偏关境内分大边、二边、三边、四边、黄河边,内边计六条长城,再加北魏长城、北齐长城,总长500公里,偏关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偏头关,始称偏头寨,五代北汉乾佑四年(951年),刘崇在晋阳称帝时于韩光岭(今偏关城东一里处的山梁上)建立偏头寨。北汉天会元年(957年)北汉王刘钧继而在原址扩展建寨,寨为土夯高墙。偏头寨东靠双凤山,西俯关河川,“地控西北,为守城之权舆”。又西距黄河20里,杨继业、杨延昭与契丹征战于雁门、偏头一带。杨家将在这块土地上兵来将往,浴血疆场,威镇三关,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世代佳话。元朝大德三年(1299年)升偏头寨为偏头关,设置武节将军枢密院判守御此关。从此,偏头关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长城外三关。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河南右丞相魏赛因不花移镇偏头关。


二、古城风貌
1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赵武灵王略中山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偏关秦汉属雁门,隋属马邑,唐置唐隆镇,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偏关县在汉、唐的时候还不出名,也没有设县治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北汉末代皇帝刘钧于天会元年(957年)置偏头砦;北宋时这里成为与西夏交兵的国防前线,因驻扎重兵,地位一度非常高;辽置宁边州;金时仍用该称呼;元代时候州、县俱废,改偏头砦为偏头关,明洪武年间始筑今天的关城,明成化年间设偏头关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上升为路城,万历年间又大规模建设此城,称为“九塞屏藩”;清雍正年间改偏关为县,属宁武府,又名通边关;偏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此三关鼎峙晋北,互为犄角,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


偏头关城,在今偏关县城中部偏西关河北岸 ,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四年(1915)《偏关志》记载,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镇西冲指挥张贤始建。宣德、天顺、成化、弘治、嘉靖、隆庆、万历间均有修建。万历二十六年(1598)又于西关南关筑女城、水门各二。沿河筑堤,规模初备,始称“九塞屏藩”。现在所存的城垣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100米,东、西、南三道城门均建瓮城。城高10米处包砖石。一南门至西门一带,砖石大部犹存,气势雄伟。黄河边堡墙的具体位置在老牛海至寺沟黄河沿岸。据民国四年(1915)《偏关志》记载,为明成化二年(1468)总兵王玺建,嘉靖万历年间均进行增筑。北自老牛湾与外长城相连,南经寺沟渡口退至河曲县石梯口隘。偏关境内长40公里。

明代除设置“偏头关”外,在重山峻岭的长城沿线及重要通道上建起了城22座,有桦林堡、老牛湾堡、草垛山堡、老营堡等。这些堡城的边墙现多仅存夯土,唯地处黄河岸边的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边墙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于河岸,甚为壮观。

在偏头关东南一公里,有凌霄塔,系明代建筑。据有关碑 文记载,创建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始为七级。崇祯八年(1635)加高四级。清康熙十八年(1679)、咸丰七年(1857)均有维修,为砖石结构、八角形楼阁式空心雁塔。基座二层塔底部周长29米,塔高35米,外观形似文笔,故名“文笔凌霄”塔。从二层开始,每层四个窗洞。由内壁隐筑楼梯,保存完好,为偏头关之一大景观。

偏关城历经明清两代兴建,规模大展,尽管四面环山,地处盆地,但随着东高西低的山势,象一只头枕塔梁山,卧于关河川的巨犀,又称“犀牛望月”城。城内主大街纵贯南北,楼房林立,商贾云集,街市一新。明清建筑古民居,青瓦房舍,各抱地势,一展古朴古香的风韵。城中央的钟鼓楼,石基砖拱,红墙青瓦,飞檐歇山顶,雄姿稳健,十分气派。古时关城内有寺庙108座,建筑宏伟。“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明山西巡抚何乔新对军事重镇—偏头关给予高度评价。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筑起土关城,与内长城构成一套防御体系。万历三年(1575)关城再经改筑而成为一座要隘。偏头关城建于黑驼山的山坳内,城周近3公里,四面环山, 形若覆盆。关外有四道边墙:第一道称大边,在关外60公里处,东起平鲁县崖头墩,西抵黄河,长150公里,无墙而有藩篱。第二道称二边,在关外30公里,东起老营鸦角墩,西至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这道边墙实际上是外长城的一部分。第三道在关东北15公里,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45公里。第四道在关南1公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今在黄河岸边桦林堡地段,尚存边墙约30公里,全部砖砌,高耸于河岸之上,甚为壮观。其余大部分夯土犹存。明时这关的防备严密性,比宁武、雁门二关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代这关实际上已处在北界。北接蒙古髙原,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相对,内外长城在关东老营堡处相接。初时,蒙古势力不断侵犯边界,稍后又深入鄂尔多斯内部,屡犯晋西北,这关首当其冲。《偏关志》称:“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这话一点不错。

明弘治年间,蒙古鞑靼部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后,经常率兵南犯。嘉靖年间,其孙俺答数次入侵偏头关。隆庆初,蒙古兵再由偏头关西北侵入,进犯岢岚、岚县,并深入晋中地区,所到之处,杀掠殆尽。由此可知在明代中期,偏头关成了蒙古兵和明军较量的重要场所。

偏头关人民具有抗御外侮的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偏头关是晋西北根据地。1938年,日本侵略军集中万余人,分两路围攻该抗日根椐地:一路从井坪向偏关、河曲进犯;一路从原绥远清水河向偏关方向进犯。八路军359旅北上阻击敌人,但南下的敌人乘机先占领了宁武、偏关等县城。八路军120师根据上级的指示集中力量首先打岢岚、五寨的敌人。岢岚的敌人受到连日困扰,水源断绝,向北撤退。偏关的守敌也只好向东撤退。八路军迅速夺回了偏关。


三、桦林堡


2

桦林堡位于偏关县县城西北处黄河岸边。相传在远古时代,此地有山有水,风景优美是一片原始森林,多数为桦树,由此而得名“桦林”。后因人类的进化时代的变迁,战争的不断,桦林堡也成兵家征战驻防的必争之地,并以天然河道相隔,自然成为保卫领土和家园的最好屏障。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八月十八日, 朱棣之孙朱瞻基整顿军务防止瓦刺(达子) 的入侵, 于是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也称也墙),太原府都督派李谦在此修城建堡。后被套鲁部落侵入攻破城堡并将城堡废弃。到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原府派兵使赵彦增兵设防并修补桦林堡。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再次扩城补修,增兵驻防桦林堡,抵御外侵并改划河曲管辖。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派巡抚刘泉、兵部使赵灜在桦林堡至唐家会修长城筑烽火台百余处,长期派兵驻守。有战即战,无战即农。桦林堡的战略意义就是防止河套匈奴的进犯,尤其是黄河上冻时节,守军警惕匈奴骑兵踏冰渡河。


四、老牛湾堡


老牛湾堡,位于山西偏关、内蒙清水河县、伊盟薛家湾的交界处。有黄河入晋第一村、天下长城第一墩,一唱雄鸡闻三县的美誉。 老牛湾人称“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蜿蜒的黄河从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流经此处向东南拐了一个大弯,当地百姓形容这个弯拐得如老牛横身一般,故称老牛湾。这里是黄河九十九道弯中最神奇的弯之一,老牛湾堡东接滑石堡,西临黄河岸,首当西北之冲。老牛湾堡以东长城黄土夯筑,保存较好。长城到达老牛湾堡,虽抵黄河岸,然并未跨黄河西去,而是顺黄河南下,经万家寨、关河口至保德。这段长城,有部分夯土城墙残存。建在黄河河边滩地上的部分,早已被黄河冲毁。

  老牛湾堡是明成化三年(1467)总兵王玺筑墙,崇祯九年(1636)兵备卢友竹建堡。堡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五尺。是一座精美壮观的堡城,曾建有兵营房舍。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如今仅存堡城轮廓。站在老牛湾堡城墙下看,城墙是夯土建筑,外包长条石块,高约七米。老牛湾是黄河进入山西的第一个村庄,由于地形条件的独特性,这里的石灰岩峭壁呈怪石嶙峋、犬牙交错状。长城在这里沿陡峭突兀的山峦延伸,与黄河并行向南,似两条巨龙携手飞舞。堡北今存一砖砌敌楼,楼南有一门,门额上有匾,阴刻楷书“老牛湾墩”四个大字,并有题头和署款等小字,只可辨出“万历岁丁丑夏”。


五、老营堡


3

老营堡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位于偏关县境内。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正统末置,弘治十五年(1502)、万历六年 (1578)增修,周四里有奇。”老营堡,位于偏关城东40公里,关河北岸,建筑规模为偏关县境仅次于偏关县城的第二大城堡。

老营堡,地处关河河谷,建于明正德年间,扩建于万历年间。初置参将,后设游击,立守御千户所,总兵管辖官兵3000多人。城堡依山而建,有3座城门,被四周的山围成“凹”字形。城北山顶上是古长城,长城外便是今日的内蒙古凊水河县。城的西头通往偏关县城,距离约有80多里,东头通往平鲁、朔州。老营堡周围群山环抱,中间地势平坦,其东、北两面紧靠长城,关河又绕城南西下。从战略位置来看,老营堡北控平鲁,西衔偏关,东接宁武,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堡城原为砖砌,今砖多已拆走,只存夯土。从高大的夯土墙尚可看出城堡原来的规模。老营堡有东、西,南三门,各门皆存门额石匾两块。东门瓮城内门额石匾已风化字不可辨,瓮城外门额石匾事迹清楚,阴刻楷书“老营城”,并署有“万历六年”等字。西门瓮城内门额石匾阴刻楷书“晋北锁钥”四字。外门额石匾阴刻楷书“威望关河”四字,两匾皆署“万历八年”。南门瓮城内门额石匾,阴刻楷书“南控雁宁”四字,署“万历八年”;外门额石匾阴刻楷书“保障”二宇,署“隆庆五年”。老营堡外长城上,原有老营东关河隘口,此关口外筑券拱砖洞三座,上置有关楼,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建,万历二十九年(1601)重修,此关口今已毁。


六、草垛山堡


草垛山堡 在偏关县北,明弘治中年筑堡。其地高出崇山,直望三十余里,为沿边传烽之首。


4


本堡故弘治十五年创建,寻废,万历二十三年复建,土筑,二十八年砖包,周二里零六十七步,高三丈六尺.设守备一员,所领见在官军五百三员名,马骡一百三十六匹头.边墙墩楼除议派黄龙池等堡操守外,止管边墙六里零八步,边墩砖楼五座,火路墩一十二座,边口二上,内东坡墩,驴皮窑,杨家庄等处极冲,通大虏.边处双墩子鹞子沟,白塔儿一带,酋首讨讨儿,沙赤星,摆山户等各部落驻牧.本堡势极孤悬,山儿高耸,虏若屯兵北山,以游骑伏南来之路,偏关以北尽皆山谷,撩望最难.嘉隆间屡次大举,援兵至中途辄遭殒将覆兵之祸.近添设官兵常咱住守,不惟水泉,滑石鼎立无虞,而南下之虏亦自是不敢如前之猖獗矣.顾军皆召募,月粮取给于民壮折色,且本堡商贩罕至,军易米于偏关,往还百二十里,故畏苦时多逃亡.近议每军量给本色,人心始安.广储蓄以备缓急,乃今日之要务云。



来源:忻州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