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上,马在人们生活、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在评价某个人的功劳时常用“汗马功劳”一词。众所周知,现代的马只有一趾,也就是粗壮厚实的马蹄子,是典型的奇蹄目动物。可是,您知道吗,在山西曾经生活过一种长着3个趾头的马,被称为“保德三趾马”,是不是很有趣呢?下面,我们带您去了解一下这种远古马儿的奥秘吧!
保德三趾马化石 山西地质博物馆供图
在山西地质博物馆的“远古物种”展厅中,有一名为“哺乳动物大发展”的展区,展现的是众多史前哺乳动物化石及它们当时的生活场景。在体形巨大的铲齿象旁边,可以看到“保德三趾马”。从外形来看,它比现代马小很多,身长只有1.5米左右,看上去更像是一头小毛驴。虽然头部与现代马很像,可它却不是现代马的祖先。保德三趾马已经完全灭绝,现代马只能说是它的近亲。再仔细看它的四肢,果真都有3个趾头。
那它为什么叫作“保德三趾马”呢?情况是这样的:保德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在这里,厚厚的黄土层下随处可见夹杂着钙质结核的红色粘土。在这层红色粘土中,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人们将其中的骨骼化石称为“龙骨”,牙齿化石称为“龙牙”,都用来当作中药材。1927年,国际地质学界接受了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的提请,把这层红色粘土命名为“保德红土”。因为其中富含三趾马化石,又被称为“三趾马红土”,使保德成为我国非常著名的一个哺乳动物化石产地。这种三趾马也就被叫做“保德三趾马”。
在距今五百三十万年至二百六十万年前的上新世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热。保德一带森林退缩,草原开始大面积扩展,草原上河沼遍布,出没着各种凶猛的食肉动物,如鬣狗、剑齿虎等。为了躲避这些猛兽,三趾马不得不经常奔跑、跳跃,将重心全部放在中趾上,只以中趾着地,这样有利于快速奔跑。然而,由于没有其他自卫本领,在后来的环境变化中三趾马逐渐被淘汰并灭绝,随之兴起的是速度更快、活动范围更广的现代马。
来源:士林苑图书馆
上一篇:保德传统美食:玻璃饺子
下一篇:保德冬天,黄河冰面上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