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与河曲民歌

走西口与河曲民歌

1

清道光版《河曲县志》记载:
嘉庆十一年(1806年)秋,大雨伤禾。
十六年(1811年)至十九年(1814年)大旱三年,大讥。
二十四年(1819年)秋淫雨,河水溢,坏民庐甚多。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八月,黄河水溢,从侯家口入县城,漫东门外,跨东大街,洪水从许家囗出,洪峰流量达9770立方米每秒,是黃河流经我县百年一遇之洪水,县城被洪水洗劫一空。

2

老百姓失去家园,为了谋生纷纷踏上西口路,自此,有的人再也看不到家乡的青山绿水,湖光山色的优美风景。连年的自然灾害,让本就植被稀少的故土家园,雪上加霜,变为支离破碎的荒漠高原。民谚云:“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3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到二十八年(1936-1939),天大旱,全县卖儿卖女的就有一百四十五户,讨吃要饭的有一百多户,变卖家产、糊口度日的有一百三十一户。总计有3000多人走了口外。这时,有民谣在流行:“人家骑马咱牵羊,苦命的人和人不一样,十冬腊月数九天,少吃无穿谁可怜。”

4

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广大人民群众终年在这片土地上扑腾着、挣扎着……许许多多的百姓累弯了腰,不少人累倒了,累死了,他们欲振家业,渴望翻身,然而,前景总是暗淡,希望一次次破灭。旧社会河曲人民真苦、真累。

来源:忻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