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物语】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天池传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神奇而又瑰丽的山水,孕育了宁武古朴淳厚的乡风和特色独具的民俗。沿着逶迤险峻的山路,观赏一番澄清如镜的“汾源天池”,听一曲粗犷悠长的民歌小调,吃一顿山野风味的农家饭食,再与怡然自得的山民们促膝而坐,道道故事,拉拉家常,何尝不是返璞归真的一大乐事!


1

传说内容



 于崇山峻岭间探访水的静谧,不妨来山西省宁武县城西南20公里海拔1954米的管涔山麓地。在宁武天池,听一段地道的传说故事,给心灵一次千里之行。

相传很古以前,这里并没有天池。山上绿树葱茏,野花点点。一个个村庄散乱地分布在山顶、山腰。人们靠种庄稼、采野果维持生活,倒也清静自在。

有年大旱,从春到夏没落一滴雨,庄稼都快旱死了。人们天天跪在烈日下祈祷老天下雨。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个乞丐,衣衫褴褛,满身烂疮,停在了一户人家门前。这里住着一对夫妇,男的叫王佬,女的叫山女。他俩见乞丐步履艰难,便赶紧领进屋里,端来剩饭给乞丐吃。乞丐看了看,什么也没讲,端起来吃了个一干二净,然后倒在床上就睡。趁这功夫,山女又取来草药,敷在烂疮之上;取来干净衣服给他换上。这样热情款待了几日,乞丐很是感激,临走时对王佬说:“今年天时不利,大旱后有水灾。给你一道仙法,到时你一道金光,腾空而去。”


2

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下一滴雨。王佬暗自想道:那天那话是神仙告诉我的。有水庄稼就有救,石狮子眼红就发大水。我稍微染上一点,可能不发大水,却能变出小河来。于是他带了点红土来到村外,在石狮子眼睛上点了一下。这一点不要紧,只听得“哗”地一声巨响,从石座下升起一股冲天水浪,眨眼间就变作滚滚浪涛,随着王佬的脚后跟扑上山来。王佬见势不妙,急忙喊道:“乡亲们,快跑啊,发大水了!”乡亲们便跟着他向山顶跑去。很快,洪水就把座座村落、块块田地都淹没了,人们全被困在了山顶上。

见这情景,王佬心里很难过,心想:“祸是我闯的,我一定要把大水引出去。”于是他叮咛山女说:“我要下山去引水,你留在山上,照顾好乡亲们。另外还得给我送饭,送饭时,要站在我挖的壕外边,咳嗽一声就行了,千万不能看见我,要不就再见不到我了。”然后,就带着行装、工具下山去了。

到了山下,王佬当即变作一头大猪,使劲儿用嘴拱起土来。来送饭的山女,每天只能听见土石声,却见不到人影。她咳嗽一声,王佬就现出人形来吃饭。山女见丈夫一天天消瘦下去,心里非常难受。王佬就安慰她:“这灾难是我造成的,引不走水,我没脸再见乡亲们。你放心吧,保险没事。”


3


转眼过了许多时日。这天深夜,王佬正在继续拱土,忽然听见背后有“呼呼”的喘息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条恶龙。那恶龙眼射凶光,狠声说:“王佬儿,发水是天意,天旱也是我父的旨意。你们对我父不恭,理当受到惩罚。这水你是引不出去的!”说着一挥龙爪,王佬掏成的壕沟又变成原来的样子。王佬气极了,马上现出原形同恶龙搏斗起来,从日出东方直斗到日落西山,直斗得天昏地暗,狂风大作。王佬愈战愈勇,恶龙精疲力竭,最后化作一股狂风,卷地而去。王佬看看重新填起来的壕沟,并不灰心,又拱了起来。整整过去一年了,眼看就要成功了。这天,山女又来送饭时,猛然生出一个念头:“壕沟很快就可挖成。今天我不妨不要作声,看看他究竟是怎样引水的。”于是她就顺壕沟向前走去,走着走着,眼前蓦地出现一头拱土的猪。啊!丈夫原来是这么干的!她又羞又气,顺手脱下一只绣花鞋,照着猪腿就砸。这一砸不要紧,王佬再也变不回人形了,成了一头普通的猪,那水自然也就没有引出去。

后来,那水变得清澈明亮起来。形成了一个碧蓝碧蓝的高山湖泊——天池。现在,王佬拱下的壕沟还能看得见呢!


4

感悟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2132年间,包括宁武在内,忻州这块土地大约有三分之一、七百多年的时间是处于北方民族所建立的政权统治之下。于是,除汉族文化外,少数民族都不可避免地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痕迹,甚至播种、扎根。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了中国北方的鲜卑拓跋在这里留下较为明显的踪迹,而鲜卑拓跋对当地民间文化影响最大的方面首推佛教。从佛教传入中国内地那天起,宁武芦芽山备受高僧大德和佛教信徒的青睐,以致民间有“西有芦芽山佛祖之尊,东有五台山禅室之从”之说;延庆寺坐落于宁武城内北城墙下,古为晋北名刹;还有万佛寺、万佛洞等等。宁武的佛教文化颇有历史渊源,宁武天池传说里依然可见佛文化的影子。

古时,这里的百姓认为天池是“神池”,仙家传仙术给农夫,本是福运;不料善良的农夫冒犯到龙王,最后酿成大祸,虽有心弥补终也成空。

一听,故事告诫我们:善良是一种美德,但是,善良过度就是一种愚蠢。再思,故事也告诉我们:虽然现实很乱人心难辩,但种一善因结一善果,宁可做个好心的人,坦坦荡荡心安理得一辈子。一个传说,一种文化,以人文情怀体悟汾源;一个天池,润泽一方,以实际行动爱我家乡。

来源:五六同行 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