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河曲之战
历史上的河曲之战

“河曲”是个大概念,其外延比较宽泛,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每个弯都可以称之为河曲。  

“河曲县”则是一个小概念,其外延比较狭窄,专指忻州市的河曲县。比如《愚公移山》中劝说愚公放弃搬山的“河曲智叟”的“河曲”并不是指河曲县,指的是在“太行、王屋二山”,“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与愚公为邻的黄河一大转弯处的河南省济源市一带。

当然,有“晋右严疆”、“陕东重镇”之称的河曲县也绝非浪得虚名,历史上确曾发生过一些大的事件乃至战争。

1
那么,哪些“河曲之战”与河曲县有所关联,哪些又无关呢?本文以历史上三次规模较大的河曲之战为例进行说明。  

一、春秋秦晋河曲之战与河曲县无关  

这场战争发生在春秋时期,是指周顷王四年(公元前615 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晋、秦两军在河曲(今山西芮城西风陵渡黄河转弯地区)的作战。

周襄王三十三年(前620 年),护送晋公子雍归国继位的秦军,在令狐被晋军击败。后来,秦、晋在边界地区又数次交战,互有胜负。周顷王四年冬,秦康公为雪令狐战败之耻,亲率大军渡河攻晋,取晋西南部边邑羁马(今山西永济西南)。晋国方面,权臣赵盾为中军元帅、荀林父为中军佐;郤缺为上军主将、臾骈为上军佐;栾盾为下军主将、胥甲为下军佐,西进迎敌。秦、晋两军遇于河曲(风陵渡附近)。晋上军佐臾骈认为秦军孤军深入,经不起长期消耗,建议晋军高筑营垒,以逸待劳,伺机而动,被赵盾采纳。秦康公求战不得,遂听从晋逃臣士会的意见,发兵攻晋上军,诱使其部将赵穿出战。赵穿是赵盾堂弟,年轻气盛,无实战经验,见秦军来犯,即不顾禁令,率所部迎击。赵盾恐其有失,下令全军出击。因双方均缺乏进行决战的准备,故两军刚一接触即各自后撤。当日夜,臾骈发觉秦军有乘夜撤退的迹象,建议立即发起攻击,将其压迫至黄河北岸后歼灭,又被赵穿阻止。秦军连夜退走,晋军亦随后撤兵。不久,秦军再次南渡黄河,攻占晋邑瑕(今河南灵宝西北)。

二、夏辽河曲之战与河曲县有关

夏辽河曲之战发生于公元1044 年,交战的双方为辽国与西夏国。此次大战,战争的核心地区为河曲县西部不远处的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因为伊克昭盟地理位置处于黄河由蒙入晋的大拐弯处,故也称“河曲之战”,战争的硝烟甚至蔓延到了地处宋夏辽三国边境的河曲县境内。

庆历三年(公元1043 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国力已日臻衰竭,国王元昊乘机派出使臣上书宋国商谈和议。正当宋国准备答应与西夏国的和议时,辽国派来使臣,要宋国不要与元昊讲和。两难境地下,宋国的礼部郎中吴育认为:“契丹受恩,为日已久(指宋辽两国自澶渊以来一直关系友好)。不可纳一叛羌(西夏国元昊),而失继世兄弟之欢。今二番自斗(夏辽关系吃紧),斗久不懈,可观形势,乘机立功。万一吾朝速纳元昊,为臣恐契丹窥兵赵魏(河北),致使辽宋战事又起。”根据吴育的计谋,宋国派使臣到西夏国,告诉西夏国要一如既往地与辽国和好,宋国方许约和;同时,又派使臣去辽国,告诉契丹人,宋国已经命令元昊向辽国道歉,在此前提下,才接受西夏国的求和,否则,当再兴兵征讨。宋廷依计施行。果然,西夏国、辽国皆无借口向宋国发威,宋国总算在外交上取得了一次成功。

辽国方面,早在1031 年辽兴宗即位之初就把辽国的兴平公主许配给元昊,但夫妻二人关系一直不睦。后来,兴平公主病重,元昊不闻不问。直到公主病死,元昊才向辽国“汇报”此事。辽兴宗闻讯大怒,当时就派人持诏“切责”元昊。

公元1044年5月,元昊劝诱辽国的党项人叛辽归夏,辽国派军前去镇压,并派使臣令元昊归还党项人所占土地;元昊不从,把辽国的招讨使杀掉,并派兵救援党项人。辽兴宗大怒,当年十月,连出三路大军,共十万精兵,渡过黄河,直朝西夏国境内杀来。大军一直前进四百里,未遇任何抵抗。最终,辽军在贺兰山北麓发现元昊部队,辽军纵兵进击元昊部队,把西夏军杀得大败。元昊与宋军打惯了胜仗,初遇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辽军,自然压力倍增,尤其是当他看到辽国源源不断的增援士兵,心中大惧。于是使用缓兵计,派使臣向辽兴宗谢罪请降。辽兴宗想见好就收,其臣下韩国王萧惠等人不答应,劝辽兴宗一鼓作气,扫平元昊,以免日后再生祸患。思来想去,辽兴宗点头。于是,辽国的韩国王萧惠为前锋,又朝元昊西夏国军杀去。元昊见势不妙,边撤退,边坚壁清野,烧掉一路上所有的粮草和居所,连撤一百里之遥。

西夏的焦土政策十分管用,辽国十万大军本来要以战养战,这样一来,后勤顿失保障,人粮马料皆成大问题。特别是辽国战马,因缺草料,病亡大半。元昊又恰如其分地派人“请降”。辽国君臣正在大营计议,元昊忽然发起猛攻,直袭萧惠大营。萧惠忙整军出战,把元昊打退。正待追击,忽然天起大风,吹向辽军。古人迷信,契丹人更是信神信鬼,大风一刮,兵将皆心惊肉跳,一时军中大乱。元昊已经习惯了自己地盘上这种风沙乍起的天气,立刻命西夏兵反攻,把辽军打得大败,俘获数十位辽国贵族大臣,辽兴宗本人只与数十骑勉强逃脱,差点成为阶下囚。这场战争最终以契丹人的大败而告终。

2
三、明末王曹的河曲之战,不仅与河曲县有关,战事的核心地带就位于河曲县城(即现在的旧县城,下同)
这里的王指的是王嘉胤,曹指的是曹文诏。王嘉胤,陕西省府谷县黄甫乡宽坪村人,此地与山西省河曲县五花城村隔黄河相望。他约生于1591 年,卒于1631年,终年40余岁。王嘉胤曾经当过边兵,后来逃归故里。崇祯元年因年荒乏食,会同吴廷贵等组织当地大批灾民揭竿而起,与官兵抗衡。后来白水县的王二从澄城率部来投,聚集人马六千多人。王二阵亡后,又有安塞高迎祥、王大梁,米脂李自成,宜川王左卦、飞山虎、大红狼,绥德王自用,延安张献忠等队伍或投奔或听其号令。王嘉胤称得上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真正的肇始者,也正是他,拉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崇祯三年(1630 年)11 月,王嘉胤在王可贵的引领下,击败进剿的山西总兵王国梁,率部趁势攻下河曲城,王嘉胤称王,号“横天一字王”,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两三万人之多,转战于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声势浩大,曾击败过明朝兵部尚书洪承畴率领的明军主力,一度所向披靡,雄霸一方。
曹文昭,生年不详,卒于1635 年,山西大同人,有勇有谋,明末著名将领,号称世间良将、天下无双。早年曾在辽东从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将军。1629 年冬,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与后金军作战有功。1630 年7 月,陕西变民势大,曹文昭被封为延绥东路副总兵,进行征讨。
崇祯四年(1631 年)4 月,曹文昭率领从东北带回来的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包围了山西河曲城。此时据守河曲城的正是农民军首领王嘉胤。顿时,河曲成为朝廷上下关注的焦点。
《河曲县志·全三册》(2013 年版)记载:“崇祯三年十月二十八日,王嘉胤率部攻陷河曲城。十一月,山西总兵王国梁进剿,败绩。高迎祥、张献忠、王自用等先后赶赴河曲聚集,王嘉胤称王,号‘横天一字王’,封王自用为左丞相兼军师,白玉柱为右丞相,高迎祥、张献忠以下俱封官职,建立割据政权。冬,明将杜文焕、曹文诏围河曲城。崇祯四年(1631)四月,明军攻陷河曲城,民军一千五百人战死,王嘉胤率残部转至阳城南山。六月被部下王国忠、张立位斩杀。”
另据正史《明史·庄烈帝本纪》记载:“(崇祯)四年四月,延绥副将曹文昭击贼于河曲,王嘉胤败死。”具体情况大概是这样的:曹文昭通晓兵法,到河曲后,先断了王嘉胤的粮道。王嘉胤慌了,坚守吧,无粮;突围吧,又冲不出去。双方对峙了两个多月,曹文昭故意在包围圈上放了个口子,露出破绽,让王嘉胤突围出来,然后紧追不舍,穷追猛打,民变军队1500 人战死,王嘉胤一败涂地。
关于王嘉胤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官方正史记载的兵败战死于逃跑路上;另一种是地方志的说法:河曲战败后,突围出来的王嘉胤率残部转战于山西阳城一带,在阳城战役中,死于叛徒妻弟张立位和同族兄弟王国忠之手。
至于曹文昭,消灭王嘉胤之后,升为临洮总兵,又击灭点灯子、李老柴、一条龙、扫地王等民变首领,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后升任山西总兵。崇祯八年(1635 年)六月,在与李自成的甘肃真宁(正宁)之战中,中了埋伏,他单枪匹马,面对上千人的围堵,左冲右突,斩杀数十人后,身受重伤,拔刀自刎。死后崇祯帝追认他为太子太保,下令建祠祭祀。
这场堪称河曲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最终以王嘉胤的失败而告终。


来源:忻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