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池龙王庙

孤殿一座明成庙,五龙池畔隐深山;猴年三月蒙春顾,山寺杏花慌盛开。

1

孤殿一庙

五龙池龙王庙位于五台县东南部油盆山,距陈家庄乡新鹞沟村南1公里,是五龙池自然风景旅游区的一处重要古建筑遗迹。

2

该庙始建于明代,具体年代不详,现存殿宇一座,紧挨五龙池,座北朝南,一共3间,长10米,宽7米,总面积70平方米,殿内存有彩塑神像和清代壁画。

3

殿内彩塑9尊,为龙王诸神,分别是龙母奶奶、大、二、三、四、五龙王爷、大王爷、雨师爷、小二神,供人们敬拜。其中,五位龙王布雨的责任范围十分明确:大龙王蓝袍白脸,布雨范围本县耿镇、屋腔、南沟;二龙王红袍红脸,布雨范围是本县西村、古城,三龙王黄袍白脸,布雨范围本县柴塔,德林沟、屋腔、石堂峪;四龙王绿袍白脸,布雨范围河北省平山县营里,东西七里河;五龙王黑脸黑袍,因生性鲁莽,每次外出布雨,都跟着龙母奶奶(龙王之母),布雨范围盂县偏梁、石牛、击鼓堂。

4

殿内东西两侧有彩绘壁画,面积28平方米,为龙宫布雨图,东面是出宫布雨图,西面是布雨回宫图,据碑记,乃同治二年(1863年)所绘。相传龙王庙重修后,不知从何方来了一位画匠,这画匠除了画画就是睡觉,睡醒再画,画完就睡,象是神灵把所要的画托梦给他,如此一连几天,直到把壁画全部画完,画匠也就悄然不见了。

5

该庙孤殿一座,既无前庭后殿客房,也无围墙院门牌楼。庙檐下存有雍正、道光、同治年间的石碑三块,记述了明建龙王庙的灵验传说与历次大修功德诸事。殿前院子呈半圆形,传说是个能大能小的活院,往年赶油盆大会时,来多少人都能容纳下。

6

五台老三区志》记载:“东四合龙王庙壁画位于陈家庄东四合北约1000米的油盆山半山腰,殿内东西壁上绘有同治二年(1863年)龙宫布雨图壁画28平方米。

7

当地民间学者阎喜堂先生在《五龙池小记》中描述道:“游者驱车,循溪北进……路尽台麓,弃车拾级,左扪藤萝,右扶栏楯,三回九转,始达瑶台。台周数丈,围以铁栏。北建龙王祠,高仅数寻,阔不累丈,丹陛已迷蔓草,断碣半遮青苔。隘卑之庙,甘霖膏泽晋冀;泥范之神,盛德普洽台盂。台下涧中,即五龙池。”

8

龙池显灵

传说有一外地货郎路过,想看一看龙池开了时的灵异景象。只见他先在龙王庙前焚香三柱,尔后站在东侧台边,对着开了的龙池说:“人人都说您老人家非常灵验,龙池里有好景致,那就显示显示吧”!言毕,从龙池里飞出一只喜雀,“这没什么,我们那里也有”货郎说,接着又飞出一对鸽子“这也不算什么,我们那里也有”货郎又说,紧接着,听见龙池里鸣鸣作响,不多时,只见翻出红红的龙背,吓得货郎面如土色,慌忙跑回龙王庙里,嘴里连连祈祷“老人家,不要再显示了,我信了,我信了”。之后,扔下货郎担,哆哆嗦嗦,跌跌撞撞连滚带爬下山去了。

9

油盆古会

当地人除修建五龙池龙王庙外,还在离此三公里的黑山坪兴建了一个寺院,以每年阴历五月十五日为正日,赶庙会,唱大戏,会期5天,叫做“油盆子”会,由狮子坪以上十来个村子共同举办,风俗一直延续至现代。届时,来自晋冀两省四县(五台、盂县、平山、阜平)的120个村庄纷纷礼牲祭祀,共礼120只羊,由白羊村礼头牲,耿镇镇南沟村第二,剩下的不分顺序,随到随礼。赶会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新朋老友叽里呱啦,方言土语南腔水调,交易物资热闹非凡,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清明上河图》中所描写的繁荣景象。但油盆会址并不在五龙池。传说古时因为油盆山五龙池风景好,当地村民准备在紧挨龙池的上游河湾里修庙盖戏台,后材料等一切准备就绪,单等立架,谁知夜间突发大水,把木材全冲到三公里外的北黑山,神奇的是材料竟然无一损坏丢失,人们就遵照龙王爷的意思,在北黑山盖起了寺庙戏台。原来,龙池是圣洁宝地,龙王爷担心建成庙宇唱戏时,人们随地大小便,弄脏了环境,弄脏了河水,于是替人们选中了风景也很优美的北黑山为油盆会址。

10

祈雨之赌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年六月下旬,古城一带持续干旱,农民忧心如焚,纷纷要求赶快请五龙池的二龙王来祈雨。当时正是“四清”时,破四旧、立四新、扫除封建迷信之风越刮越猛,村干部谁都不敢造次,后在村民一再要求下才悄悄派人从五龙池把二龙王爷请到村里,但还是走漏了风声,县长知道后,立地派人把村干部叫去,勒令他们立即停止封建迷信活动。村干部坚持要试试祈雨,僵持不下,县长退一步与村干部打赌:三日为限,三日内如果祈不下雨,支部书记、村长撤职,开除党籍;如三日之内能祈下雨,让县剧团给他们唱三日戏。村民不分昼夜轮流跪香祈雨,至第三天午后2时,天上忽有一片白云出现,不多时,布满天空,说话间,倾盆大雨落地,古城村下了三、四寸,解除了旱情。暴雨仅至古城地界,县城街上只洒湿了地皮,群众喜气洋洋,干部们找到县长要求兑现承诺,县长派人到古城用锹实地翻看核实后,把正在内蒙古一带演出的五台剧团叫了回来,唱了三天戏,轰动一时。

11


来源:释真还原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