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晋绥和晋察冀两大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区域,发生过忻口战役、平型关大捷、奇袭阳明堡飞机场、雁门关伏击战等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除此之外,几条横穿忻州的红色地下交通线却被湮没于历史深处,鲜为人知。本文将揭开尘封的历史,与读者一起回眸往事。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笔者在关注忻州抗战历史的时候产生了很多不解之谜,其中一个就是日军为何要在蒲阁寨、楼板寨、贾庄等小村寨设立据点呢?这些据点不在大城镇,不在大路,不在平川,不在富庶之地,从地形看也并不险要,控制它目的何在呢?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走访了蒲阁寨、楼板寨等地后,才似乎有些明白,这些点孤立地来看并无险要之处,但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大的区域,一条关乎根据地生死的大的交通线上来看,它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日军在这里设立据点,主要就是为了切断我方的秘密交通线,切断各个根据地和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的人员、物资往来。
在抗日战争时期,忻州是晋绥和晋察冀两大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和腹心区域,被日军沿同蒲铁路、公路、汾河、滹沱河、忻静公路等线分割包围,沿线建立了很多碉堡和据点。
蒲阁寨围困战中的日军炮楼遗址(赵永功 摄)
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中共中央指示各抗日根据地要打破封锁,建立各个根据地与延安之间及各个根据地之间的交通联系。晋绥抗日根据地西临黄河,东与晋察冀、晋冀鲁豫根据地相连,是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东部屏障,是延安联系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中、华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惟一交通要道。晋绥边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在党内交通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抗战初期,从中共中央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各有关党组织都建立了党内交通专职机构,专门负责建立地下交通线和交通站,传送机密文件、信件、重要书籍,接送过往人员以及运送重要物资。为了配合地下交通线,中共中央抽调部队成立武装交通队(也称武工队),专门负责掩护与执行交通任务。在云中山区忻县、崞县、岢岚、静乐、宁武等地,共产党领导的最活跃的一支军队就是晋绥六分区忻崞支队。
1938 年,白求恩就是由延安出发,从秘密交通线经陕北、晋绥边区,过同川东社镇到达晋察冀边区的金岗库村向聂荣臻报到,然后到耿镇松岩口村创建了模范医院。
1941 年,日本侵略者全面进攻和扫荡各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日军为了破坏与割断党中央与各根据地的联系,割断延安与各解放区的往来,加紧了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封锁和包围,使忻州秘密交通线处于更加困难时期。1942 年1 月,面对全国抗日战场形势与对敌斗争的变化,中央发出《关于建立各根据地秘密交通的指示》。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晋绥边区开辟了北线、中线、南线三条从晋西北根据地到晋察冀、晋冀鲁豫根据地以及连接华中、华东根据地的党内秘密交通线。北线由兴县,经过岚县、静乐、忻县、崞县(今原平市)到晋察冀边区的北岳二分区;中线由兴县,经过临县、方山、交城、清徐、太原(县)、徐沟、太谷、祁县,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二分区;南线由兴县,经过临县、方山、交城、文水、汾阳、平遥,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太岳一分区。这三条秘密交通线交汇于兴县,再由兴县向西经黑峪口过黄河,经陕西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到延安。在抗日战争期间,这三条交通线接送了数以万计的中央领导人和党的重要干部,接送了各抗日团体人员,以及朝鲜独立同盟、美军联络组、日本工农学校的国际友人等,还接送了延安和各根据地往返的许多重要文件、枪支、弹药、药品、医疗器械、通讯器材、布匹、棉花等军需物资。忻州境内的晋绥六分区接送了聂荣臻,彭真、罗瑞卿、程子华等中央高级领导人和联大、抗大人员及国际友人等一万余人,运送了延安和各根据地之间往返的重要文件书籍、枪支弹药等军需物资等1000 余吨。
来源:中华魂网;忻州日报;忻州记忆
上一篇:航拍原平滴水崖,这来壮观!
下一篇:记忆中的农家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