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忻州答卷 杂粮篇】擦亮金字招牌 做强“杂粮之都”
1

城市因产业而兴

杂粮是忻州最具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忻州是全国唯一以杂粮全品类、全市域创建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这里因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传统耕作优势,形成了稳定的杂粮优势区域和生产基地。种植的杂粮有四大类20余个作物种类,常年种植面积350万亩以上,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近一半,约占全省的1/4;总产量6亿多公斤,约占全省的1/3。其中,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等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红芸豆种植面积与产量约占全省2/3。形成了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山西杂粮看忻州的产业地位。

2

忻州杂粮产业园区    张存良 摄

3

河曲县侯家沟村民在打谷场碾糜子    金源 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特色转型、特优高效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把做大做强做优杂粮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稳产增收的主攻方向,全面实施“特”“优”战略,努力走出一条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抓规划布局。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立足县域特色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起点编制了《忻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和24个县域特色产业专项规划,科学布局藜麦、红芸豆、谷子等10大优势杂粮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具有忻州特色、彰显资源优势、契合市场需求的杂粮生产格局。

5

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郭平毅在定襄县上零山村讲授小杂粮种植技术    吉建平 摄

抓集群建设。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高标准建设杂粮食品产业集群,引领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级有机、绿色生产基地7个,创建省级杂粮龙头企业25家,开发上市产品130余种,年销售收入51亿元;发展杂粮专业合作社1550多个,吸收带动种植户55万余户,杂粮商品化率达到75%。

6

忻州杂粮走进雄安

7

山西得裕酒业公司研发的莜麦酒

抓品牌建设。统筹抓好品牌培育、运营管理、产品推介,不断提升“忻字号”产品竞争力。创建市域及县域区域公用品牌11个,基本实现市县全覆盖;全市形成“一都七乡”国字号品牌矩阵;认证杂粮“三品”产品568个、“地标”产品14个,发展“山西省著名商标”12个。

8

静乐县丰润多色藜麦丰收在望    畅雪 摄

9

五寨康宇田源公司全自动甜糯玉米包装生产线    张向荣 摄

抓市场开拓。开发速食类、营养类、功能类产品,形成3大类130余款杂粮产品矩阵。国家级忻州杂粮市场试运营,山西杂粮出口平台投入运营,2021年,出口杂粮483万元;实施“互联网+忻州杂粮”行动,筹建晋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加快完善县、乡、村流通市场体系,线上线下实现交易9.1亿元;组团参加中博会、农博会,签订供销合同10个,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忻州杂粮走进雄安”展销活动,共实现销售额1652.91万元,签订各类订单合同91份,合同金额22879.44万元,“忻州杂粮”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10

山西旭泰酒业公司利用黍米酿制的黄酒    王文君 摄

11

忻州古城宁武馆内莜麦饼干受到游客青睐    宫清华 摄
抓服务保障。坚持杂粮优先发展战略,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持续强化保障。出台《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促进条例》,配套了年度行动计划和实施意见;安排财政资金1.3亿元,扶持杂粮产业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与山西农大共建杂粮研究院,开展特优品种选育推广,“稼祺100”藜麦、“旭美1号”马铃薯亩产刷新全省纪录;深入开展“三队包联”服务,全周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广“五有”连农带农模式,农户杂粮种植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达到11%以上。

12

五彩斑澜的杂粮    张晋兰 摄

13

无人机技术广泛运用于田间管理    杨白龙 摄
五彩斑斓的杂粮是这片土地的天然馈赠。做大做强“杂粮之都”,就能让忻州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忻州日报

推荐阅读

慈禧在忻州及其前情后事
忻州光明西街的前世今生
忻州跤坛领军人物之抱腿神人 张毛清
乌拉圭驻华大使点赞忻州
忻州名人-薄一波
中国城市美女排行榜第七,貂蝉的故乡—山西忻州
十三位忻州历史名人收集全了,读懂了他们,就读懂了忻州!